整個過程機械化,種地更加輕松,智慧春耕的出現使得輕松種田、科學種田成為可能。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fā)展智慧農業(yè),建立農村大數據系統(tǒng),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yè)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
從田間水分監(jiān)測、智能農場、蟲臉識別系統(tǒng)到智能平臺,為農民提供培訓、農資供應等信息支持。記者最近走訪了河南、江西、廣東、黑龍江等地,看到各種高科技在春耕中的應用,也感受到了農民的喜悅。
坐在家里可以看到莊稼的生長情況
春雨貴如油。三月底,一場期待已久的降水讓河南省鶴壁市??h衛(wèi)溪街傅莊村的種糧大戶付太華喜上眉梢。開啟農業(yè)氣象信息APP,一幅色彩鮮明的鶴壁市土壤水分分布圖映入眼簾,自己承包的500畝耕地全部處于代表合適的綠色區(qū)間。
正在這時,鶴壁市農業(yè)氣象試驗站發(fā)布了《農業(yè)天氣預報》。記者接到他的手機一看,在灌溉和施肥氣象等級預報圖上,鶴壁全市都標有比較合適的藍色,而在噴藥氣象等級預報圖上,鶴壁全市都標有不合適的紅色。說明,現在這一天,雖然下雨了,但還不能完全滿足小麥生長的需要,應該繼續(xù)灌溉,同時施肥,但不能噴灑。
于是,付太華帶記者來到??h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近500米長的游走式噴灌機,正在整裝待發(fā)。
游走式噴灌機一天可以澆灌1200畝農田。灌溉情況如何?田間地頭的氣象監(jiān)測站每分鐘監(jiān)測苗木、水分和溫度。數據實時傳回農業(yè)氣象試驗站后,形成圖像傳輸到我們農民的手機上,一目了然!說話間,付太華輕點控制APP,設置程序。游走式噴灌機和田間固定噴頭一起開始工作。
點擊圖像模塊,田間實時圖像傳來,可以看到綠麥苗掛上水珠。付太華笑著對記者說:天上有衛(wèi)星,空中有無人駕駛飛機,地上有氣象站,田間有攝像頭,實現了全方位、全天候的苗情、水分監(jiān)測。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莊稼的生長狀況,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兩腳泥往田里跑了!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國家第一個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浚縣致力于提高農業(yè)生產的信息化、數字化和可視化水平,被農業(yè)農村部評為全國縣數字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水平評價先進縣。接下來,我們將逐步將這些先進技術推廣到全縣107.6萬畝耕地。??h縣委書記王海濤說。
APP可以幫助我們種地拿主意
現在正是春耕人在野的季節(jié)。記者來到江西南昌縣蔣巷鎮(zhèn),一望無際的萬畝良田里卻沒有彎腰播種或插秧的農民。藍天幕下,只有幾架臂展兩米,紅黑相間的無人駕駛飛機緩緩起飛,上面裝著播種器。無人駕駛飛機在低空勻速飛行,把種子撒到田里。
這是江西大田農社的智慧農場,總經理鄒泰暉看著天空中緩緩飛過的無人駕駛飛機,感嘆道:以前搶農時靠人干活,現在我們可以用手機種地了。
在田地邊緣,埋在土壤中的探測器實時將土壤的深度、濕度等數據返回農場的中央控制系統(tǒng),農場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判斷是使用農機插秧還是直接播種無人機。
鄒泰暉拿起手機,打開大田智慧農業(yè)APP,點擊相應的土地編號,屏幕上立即顯示出該土地的各種參數,APP可以幫助我們種地取主意,當土壤深度超過30厘米時,插秧機就會下陷,因此更適合無人機播種。
根據手機上設定的路線,無人駕駛飛機在農田上空播種,飛過路線后又回到起點,緩緩降落。南昌智慧大田農業(yè)有限公司技術專家肖繼人打開播種器,其中還剩一半種子,無人駕駛飛機直播比人工播種節(jié)省種子,播種均勻,效率高。
目前,大田農社智慧農場已經流轉了15,000畝土地,但只雇用了26名專職農民,婁助云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他把承包的土地轉讓給了大田公司,自己負責智慧農場的500多畝土地,工作比以前輕松多了!每天可以插50畝機器,每天可以播200多畝無人機!
今年,蔣巷鎮(zhèn)需要完成至少10萬畝早稻的種植任務,智能農場承擔了大約1/10??粗鴦倱Q好電池飛往下一塊土地的無人機,鄒泰暉說:沒問題。8000畝左右的土地可以用機器插秧,剩下的2000畝可以用無人機直接播種,很快就可以播種了。
效率提高,必須提到蟲臉識別
人勤春來早,生產正好。在廣東江門臺山市都斛鎮(zhèn)萬畝優(yōu)質水稻高產示范園區(qū),天上各種高科技農機,給忙碌的春耕帶來了充滿科技感。
農場主李勝業(yè)承包了800畝稻田,前幾年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卻悠閑不少。之前噴灑農藥,4人1臺拖拉機,8天就能完成,現在1人1臺無人機,2天就能完成。說著,李勝業(yè)帶記者去看了田里幾個矩形盒子,說起來,效率提高了,不得不提蟲臉識別。
李勝業(yè)所說的蟲臉識別,是指蟲情報智能識別系統(tǒng)。
晚上,這個設備可以通過燈光吸引昆蟲,然后用設備內置的高清攝像頭拍照,上傳到云平臺,幾秒鐘就可以識別昆蟲的種類和數量,基本上可以識別20多種常見的昆蟲,準確率可以達到90%。廣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jiān)林小軍表示,系統(tǒng)可以根據識別結果進行分析和預測。達到一定的警戒值,會向系統(tǒng)發(fā)送提醒信息,引起管理部門和農民的注意。
比如,普通的稻飛虱,一般達到100的警戒值,我的手機就會收到信息。李勝業(yè)說,以前打藥,別人說什么藥好就買,看見地上的蟲子就打藥。如今通過蟲臉識別系統(tǒng),想買什么殺蟲劑,什么時候打,打多少量,心里都有了數,不但殺蟲劑用量減少,而且更能保證糧食安全。
實際上,不僅有蟲臉識別系統(tǒng),這里還有許多設備可以與之配合使用。例如小氣候檢測設備,可以實時查看稻田中的光照,溫度,風速等信息。
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通過建立物聯網,實時監(jiān)測植物生長、農田小氣候、土壤水分、病蟲害狀況等影響因素,就像醫(yī)生對稻田進行全身體檢,量化各種數據一樣。林小軍說,結合這些數據,可以充分了解稻田的狀況,為農民的種植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
這個信息平臺真的方便實惠。
大春,最近大屏幕上有什么新東西嗎?在黑龍江省五常市安家鎮(zhèn)興業(yè)村益農信息社,村民馬玉海與信息員馬春交談,在觸摸終端設備上左右滑動,尋找感興趣的內容。
又新上了幾段農技視頻,都是專家講授的,很實用,有什么問題還可以給專家留言。您可以掃描邊上的QR碼,下載‘惠農助手’APP,上面的內容和這里一模一樣,以后在家就可以看到,更省事!馬春幫馬玉海把APP下載到手機上,給他示范操作方法,馬玉海很快就上手了。
提到智慧平臺,馬玉海贊不絕口:這是一個方便又實惠的信息平臺!三月初備耕期間,他在平臺上看到農資供應商的信息,下了一批肥料。一噸化肥在平臺上可以便宜近400元,都是品牌廠商,質量可靠,省心省事。
打開手機上的惠農助手APP,春耕生產進行時權威政策早發(fā)布保供穩(wěn)價民放心農業(yè)專家講技術等欄目十分引人注目。咱們農民關心的,一是有什么最新消息,二是買農資怎么能經濟實惠,這個平臺都能滿足。
近幾年來,黑龍江以建設現代農業(yè)綜合服務平臺為目標,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加快建設覆蓋農村、立足農業(yè)、服務農民的信息高速公路,農民不用外出就能享受到方便高效的信息服務。
今年春耕準備期間,我們提供了1000多條農業(yè)技術信息,為春耕生產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為了更好的推廣,我們還會選擇相對年輕、語言表達能力強、有號召力的村民作為信息員。目前統(tǒng)計平臺上有3萬多農民活躍。
成都融和實業(yè)排隊叫號系統(tǒng)廠家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營銷、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主營智能排隊叫號系統(tǒng)、排隊機、叫號機、評價器(好差評系統(tǒng))、呼叫器、多媒體查詢及信息發(fā)布配套系統(tǒng)等,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不動產登記、智慧稅務、智慧政務、智慧金融、智慧醫(yī)療、智慧通訊、智慧服務大廳、智慧機關單位等服務窗口行業(yè).咨詢電話:028-87438905。